华国锋纪念网 > 人生往事

华国锋在主政中央时期往事:在法国访为周恩来纪念牌揭幕

2014-10-10来源:人民日报编辑:国锋伟业

十月十六日下午四点,华国锋总理在德斯坦总统和希拉克市长陪同下,在巴黎南部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十七号举行了周恩来旧居纪念牌揭幕仪式。

三点左右,平时宁静的街道顿时热闹起来。周恩来同志旧居周围挤满了人群,两层的记者台已很难找到一点空地。四周住房的窗口和阳台上,人们都在观看这一隆重的、象征着中法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仪式。

希拉克市长和德斯坦总统先后讲话,他们热情洋溢地赞颂周恩来总理和法中人民友谊。德斯坦总统在谈到周恩来总理决定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中国的土地上时说,“对这位从不希望为自己树立纪念碑的人,我们希望在他开始自己的战斗生涯和对法国产生友好情谊的地方向他表示我们的敬意”。这一番话深深地感动着人们。

华国锋总理在讲话中,对法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感谢。他说,这个纪念牌的悬挂,“既是对周恩来总理的永久怀念,又是中法人民友好的象征”。

华国锋总理由德斯坦总统和希拉克市长陪同,揭下了覆盖在纪念牌上的棕色帷幕。整个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纪念牌是一块带有墨绿色花纹的大理石制成的,上方镶嵌着周恩来总理的半身铜像,下面刻着“周恩来,一八九八——一九七六,他于一九二二——一九二四年在法国期间住在这所房子里”的金字。在周总理的法文名字上方所刻的“周恩来”三个中文字,是邓小平副总理的亲笔字。

最后,华国锋总理走进旅馆,登上三楼,瞻仰了周恩来同志当年住过的第十六号房间。

周恩来同志的旧居是一家已经开设了六十多年的名叫“戈德弗鲁瓦”的三层楼小旅馆。二十年代周恩来同志居住的房间,是一间只有四点五平方米的斗室。周恩来同志就在这间斗室里,孜孜不倦地寻求革命真理,传播马列主义。在这里,周恩来同志和蔡和森、赵世炎、陈延年等同志一起,组织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出版了油印月刊《少年》(一九二四年改为《赤光》半月刊)进行革命斗争。据老同志们回忆,这间小房间的灯光经常通夜不熄。

一九二二年,周恩来同志写过一篇《生别死离》的诗篇,其中写道:“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的确,周恩来同志在这里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当年与周恩来同志共同战斗的同志,后来成为中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里有:朱德同志、邓小平同志、聂荣臻同志、李富春同志等等。

十月上旬,在华国锋总理访问法国前夕,工人们把这家旅馆的外墙粉刷一新。现在主持这家旅馆的老太太郭博尔夫人告诉记者,原来经营这家旅馆的女主人已经迁到法国南部的尼斯居住,在她把这家旅馆转让给郭博尔先生的母亲时,讲起了往事:在二十年代初期,这间十六号的小房间里,住着一位中国青年,他的朋友常来聚会,十多个人挤在一起,有的坐在床上,有的蹲在地下,通宵达旦地讨论问题。这位中国青年啃干面包,喝自来水,生活非常清苦,但是他总是那么沉着镇定,那么和蔼可亲。事隔几十年,这位女主人才知道这位中国青年就是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巴黎,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人们到处可以看到闪耀着革命光辉的纪念物。这里有挽救民族危亡的女英雄圣女贞德的塑像,有《国际歌》作者鲍狄埃的墓地,有可歌可泣的巴黎公社社员墙,有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留下光辉史篇的巴士底广场,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进行革命斗争的踪迹。周恩来同志旧居纪念牌的设立,又为巴黎增添了一项新的革命史迹。

周恩来同志早年在巴黎的活动,为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灌注了心血。他的革命的一生,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热爱,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敬仰。当时周恩来同志写下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名句。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同于二十年代的中国。周恩来同志生前曾希望再来看一看法国,不幸未能实现。今天,华国锋总理来到法国,进行历史性的访问。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得到了实现。华总理在周恩来同志旧居纪念牌揭幕仪式上说:“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形象远远地超出了中国的国界。”他“所关怀的中法友谊之花,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培植下,已经盛开,并将更加绚丽多彩”。

 

(备  :该文原题为《“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作者为人民日报记者许庆美、席林生,刊载于19791018《人民日报》第五版。本网刊登时略有改动